欢迎访问江西思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官网
服务热线
0791-86788513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

住宅新规已落地,新房将取代二手房?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4-03
  • 访问量:123

【概要描述】 看来二手房真的要被新房比下去了!这几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新版《住宅项目规范》正式落地,以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为目标,对住宅层高、电梯配置、隔音性能、日照...

住宅新规已落地,新房将取代二手房?

【概要描述】 看来二手房真的要被新房比下去了!这几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新版《住宅项目规范》正式落地,以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为目标,对住宅层高、电梯配置、隔音性能、日照...

  • 分类:行业资讯
  • 作者:管理员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4-03
  • 访问量:123
详情

看来二手房真的要被新房比下去了!

这几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新版《住宅项目规范》正式落地,以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为目标,对住宅层高、电梯配置、隔音性能、日照标准等提出更高要求。

这一政策不仅标志着中国住房建设进入“品质时代”,更将深刻改变新房与二手房市场的竞争格局,甚至引发房地产行业的“鲶鱼效应”。

新规核心要点:重新定义“好房子”标准

层高革命:住宅层高从过去的2.8米提升至不低于3米,结合地暖、吊顶等现代装修需求,空间压抑感大幅降低,采光通风显著优化。

电梯普及:4层及以上住宅强制设置电梯,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电梯轿厢,既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出行痛点,也提升应急通信能力。

隔音与舒适升级:楼板厚度增至100毫米以上,墙体隔声性能强化,户门、卫生间门通行净宽增加,居住私密性与便利性双提升。

得房率跃升:通过优化计容规则(如阳台、飘窗、公共空间不计容),部分新房得房率可达100%以上,实际使用面积比传统住宅多出15%-25%。

这些标准不仅是技术参数的调整,更是对居住需求的精准回应——从“住得下”到“住得好”的跨越,直接推动新房产品力碾压旧时代住宅。

二、新房市场:品质红利与成本挑战并存

1. 销售端:竞争优势凸显,刺激换房需求

新规后,新房在空间感、功能性、智能化等方面全面超越二手房。例如,上海豪宅层高普遍超3米,广州四代宅得房率高达140%南京、天津等地新盘已率先采用高标准设计。购房者“买新不买旧”的共识逐渐形成,尤其改善型需求可能加速释放,带动新房销量结构性上涨

2. 开发端:头部房企受益,行业加速分化

新规推高建安成本(层高每增10厘米成本涨2%-5%,总成本或增5%),但头部房企凭借技术实力(如装配式建筑、智能建造)可部分消化压力,并通过溢价销售实现利润增长。中小房企若无法突破成本与技术壁垒,可能面临淘汰。

三、二手房市场:价值缩水与结构性分化

1. 老旧住宅的“降维打击”

我国超80%的住宅建于2010年前,层高普遍在2.4-2.8米之间,得房率低且缺乏电梯。新规实施后,这类房源竞争力锐减。例如,某一线城市春节后二手房日挂牌量突破千套,房龄超20年的占比超80%,价格战愈演愈烈。

2. 次新房的“夹缝求生”

即便楼龄10年左右的次新房,也因层高、隔音等标准不足而受冲击。市场将形成“核心地段稀缺资产保值”与“非核心区老旧住宅贬值”的分化格局。例如,上海陆家嘴江景老破小仍具价值,但普通地段的老旧住宅可能需降价20%-30%才能脱手。

四、行业转型:从高周转到高质量的逻辑重构

新规倒逼房企从“规模竞争”转向“品质竞争”,推动行业三大变革:

产品迭代加速:如层高从3米向3.3米升级,智能家居、绿色建材成为标配,开发商需持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。

市场格局重塑:保障房与商品房双轨制下,低端二手房与保障房客群重叠,进一步挤压投资属性弱的普通住宅。

消费模式转变:购房者从“低价优先”转向“品质优先”,梯度消费(先租后买、先小后大)或成主流,推动市场可持续发展。

短期看,新规可能加剧市场观望情绪,但长期将优化供需结构。

预计2026年后,新房凭借品质优势占据交易主导,而二手房需通过降价或地段稀缺性维持流动性。

对购房者而言,核心建议是:“非核心区老房尽早置换,新房优选低密品质盘,警惕伪改善陷阱”。住建部新规不仅是一场技术标准的升级,更是一场住房价值观的革命。

当“好房子”成为时代刚需,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法则已悄然改写——唯有拥抱品质、创新与可持续,方能在这场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
地址: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绿地外滩公馆写字楼18栋508室

电话:0791-86788513

友情链接
手机浏览网页

手机浏览网站

CopyRight © 2025 版权所有:江西思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     赣ICP备18003722号-1    

网站建设: 易动力科技